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创业  创业

“双创周”创新创业故事是一种激励

  10月19日—25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主会场郑州,一项项创新科技让人叹为观止,一个个创业故事让人心潮澎湃。

  此次“双创周”,郑州市主会场设置了众智汇豫、众川归海、不负众望、众智成城、众星闪烁等五个创业街区,对应大学生、豫籍高层次人才、高科技小微企业、回乡外出务工人员等不同创业主体。细致的分类,体现了对不同创新创业群体的尊重和支持。

  创新创业并非某一群体的专利,无论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还是普通农民工,都有参与的机会。例如此次“双创周”展现的一个创业案例,2019年,95后小伙李荣富回贵州老家创业做电商,将村里的农产品进行包装,利用网络直播打开市场,销往全国各地,帮助全村实现脱贫致富。李荣富只有初中学历,曾是很多人眼中的“杀马特”少年,但他说“不担心被当作异类,只担心自己落后、跟不上时代、被淘汰”。不甘落后,与时俱进,这正是一个创新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特质。

  又例如有“变废为宝达人”之称的吴德阳。13岁辍学到上海流浪,从捡废品到进厂装电瓶车,再从开自己的维修店,到现在成为年入百万的环保艺术家,吴德阳用创新创业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他所做的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找到自己人生的路,一步一个台阶,最终化腐朽为神奇。他的经历是平凡的普通人创新创业的典范,正如他所说,“在我眼里,没有一段人生应该被荒废。”的确,不安于现状,敢想敢干,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才能实现创新创业。

  李荣富和吴德阳的事例充分说明,创新创业的舞台是为每一个人而建,不用怕起点低,也不必担心学历不够,关键在于是否有独特的想法和敢于挑战的心。当然,创新创业也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更需要知识和技能。就此而言,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的舞台更大、机会更多,应该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成为旗手和主力军。

  创新创业,从不缺少机会和平台。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普及的今天,创新创业环境必然会越来越好。况且还有国家政策支持、各地方鼓励。仅郑州来说,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孵化载体255家,在孵企业团队超过12800家,在孵企业从业人数超过50000人,大学生创业团队从业人数超过18000人。闪亮的数据表明,创新创业正在大众化、平民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