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创业  创业

名人成功的启示:学业、创业和立业

  王梓坤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著名数学家、教育家。1984~1989年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在当代大学生中,学业、创业和立业一直是很热门的话题,而生活中的一些优秀的成功者也给当今的学生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在日前举行的“北京高校院士治学与人生活动的系列活动”北师大专场中,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以一些成功者为案例,讲述了他眼中的学业、创业和立业。

  对于学业、创业和立业三者的关系,王梓坤表示,学业是基础,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创业则是自己创办一种实业,这种行为的责任更大,困难也更多;至于什么是立业,王梓坤的理解是,把所学的知识发扬光大,能够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归纳起来,这三者的共同点是10个字:理想、勤奋、坚持、方法和机遇。”王梓坤说,高尚远大的理想给人以勤奋的动力,在勤奋中坚持,运用正确的方法,在恰当的机遇下才能取得成功。

  对于三者的不同点,王梓坤表示,创业和立业更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关注当下形势发展,注意社会的需要。“勤劳致富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不全面。勤劳是基础,但是需要聪明加勤劳。在创业和立业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魄力、胆识和坚强。”

  在讲座中,王梓坤介绍了自己在莫斯科大学读书时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王梓坤得到了一个到莫斯科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机会。在学校,他体会到了与国内教育不一样的培养模式。“当时我的学习过程分了两个阶段:前两年是考试阶段,最后一年是论文答辩阶段。考试不受时间限制,只要准备好了就可以随时提出参加考试的要求。”王梓坤说。

  当时,王梓坤在课上所学的是列宁唯物论。书本的晦涩难懂加上语言的不畅,使他在学习中面临了很大的困境。当时导师给了王梓坤一本很难懂的书,因为阅读上的困难,他每天只能读一页,全书600页,要按这样的速度读下去,读完这本书要花两年时间。但是坚持一个月之后,奇迹发生了,他一天能够读5~6页了。“后来分析原因,我才知道,量变导致质变。当水平提高后,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此成功地克服了所有的困难,这一个阶段顺利通过。”王梓坤说。

  在接下来的论文阶段,导师只给了王梓坤两篇论文作参考。当时的他对论文毫无概念,只能放弃一切休息时间,每天都泡在图书馆。一直坚持三四个月,奇迹又一次出现了,在最后两个月里,他的论文进展得非常快,并最后顺利通过。“我认为庄子所言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可以总结我的这两次奇迹。”

  “据我观察,世界上的著名大学存在着一些共性,即高水平、严要求。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和学习,每天都能够看到自己所在的行业在高速前进。我们也必须努力赶上高速前进的步伐。这中间虽然会吃不少苦,但也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梓坤说。

  对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王梓坤坦言,在这之前曾看过很多他的文章。对于他的学习特点,王梓坤归纳为以下三点。

  首先要先找到能使自己感到佩服的人。杨振宁所佩服的大师包括爱因斯坦、狄拉克和费米,这三位科学家共同的特点便是:先抓到事物的本质,再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青年人很容易年轻气盛、谁也不服,但是在我看来,自负时常会挡住自己前进的路。”王梓坤表示,聪明的人是善于找自己的老师的。“华罗庚曾说过,知识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学习。所谓的学习就是要把别人的智慧融为自己的智慧。”

  其次是中西结合的自学方法。杨振宁早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在那里,他学会了用传统的演绎法来训练自己。之后在芝加哥大学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的老师泰勒教授是一个思维很活跃的人。尽管他提出的见解中有90%是错的,但他并不惧怕别人纠正自己的错误。事实证明,只要有10%是正确的,就已经非常伟大了。不隐瞒自己的新思想,乐于接受别人的纠正,这是杨振宁从泰勒教授身上学习到的优秀品质。

  第三便是按部就班与渗透法相结合。王梓坤说,中国的大学很多都是按部就班来教学的,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方面,这种方法对科学精神和演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也有自身的不足,比如速度太慢,视野狭窄等。而西方普遍采用的是渗透法,即广泛接触众多的学说、理论,对很多知识有所耳闻。等要用的时候再去深入探究。这种方法恰巧与按部就班法互补,因此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会使学习更加有效。

  在谈到创业的故事时,王梓坤介绍了香港企业家包玉钢。包玉钢出自一个小商人家庭,13岁时被父亲送到上海求学。1949年,包玉钢去香港闯天下,他敏锐地感觉到了出口行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朋友的帮助下,包玉钢买下了第一艘船,开始了他的事业。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埃及对运河的管理引起了英国、法国和以色列三国的入侵,也导致苏伊士运河关闭。这次关闭使世界航运和港口业遭受严重损失,却让包玉钢获得了很大的好处,因为运河封闭的结果是船只必须绕道非洲好望角,这就导致了船只紧张,船的需求很大,租金暴涨,包玉钢捞到了他的第一桶金。

  挣到第一桶金之后,包玉钢从非洲银行借款75万英镑,买下了7艘船,在惠普银行的支持下收购大小船只,并成立了环球营运公司,包玉钢成为了该公司的董事。在后来的无数次借贷合作中,他以诚信为本,取得了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使自己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雄厚的资金来源。后来,包玉刚作为“亚洲第一人”荣任汇丰银行董事,成为了世界船王。

  “包玉钢的成功不仅源于他的远见卓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利用诚信,取得银行的支持。”王梓坤说,狡猾只能算是小聪明,而真正成功的人是不靠这些的,他们把诚实讲信用当做武器,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

  李嘉诚成功的第一步是从茶楼的打工仔开始的。14岁失学之后,李嘉诚去了一家茶馆,在茶楼两年的工作让他学会了怎样与人沟通,学会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当时的他最羡慕的就是那些实业家了。那些实业家激发了他发奋图强,有所成就的愿望。

  第二步,李嘉诚开始从就业走向创业。两年后,他去了一家塑料厂当推销员,他观察到市场上对塑料花的需求很大,于是用3年当推销员所积攒下的7000元港币,创办了一个塑胶厂。上世纪50年代,他的塑胶花不仅销售于香港,还远销东南亚。李嘉诚以塑料花大王的身份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接着他又投资房地产业、走向股票市场,最终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三步,李嘉诚真正的大事业开始于对英资企业的吞并,他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成功地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1980年,李嘉诚买下“和黄”40%的股票,成为了和记黄埔董事主席。在接下来的创业道路上,李嘉诚也是好戏连台。

  王梓坤表示,李嘉诚具备了有大成者的共性:远见卓识,力求上进,谦虚好学,与人为善。“我们可以看到李嘉诚创业初期主要是靠自己的劳动。而后期是靠善于用人。他提倡用新人,不排外。他的用人之道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对于目前的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王梓坤表示,大学生应该多关注动态,争取机会,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努力留在城市,也可以到农村、到基层去。但不管在哪里,都要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