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杂谈  自媒体

大学生为“自媒体”时代做出范本

  比如一个社会学本科生能想到要进行实地调研,读懂“社会”这本无字之书的自觉;比如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舍得放弃空调房中没有学业压力的暑假,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拾荒者同吃同住30天的勇气;比如一个“90后”在白天辛苦出门拾荒后,晚上还能坚持写日记的认真……但身为媒体人,觉得黄益彪最值得称赞的是他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之举,给“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做出了真实报道的范本。

  以往,拾荒者总是以“可怜的捡破烂人,生活拮据,倍受歧视”的形象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但黄益彪却经过自己的调查发现,原来拾荒也是一门生意,而且这行还是“高收入”,拾荒者的生活比很多农民工的生活好得多。这个结论再一次证明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权威性;也让社会真实地了解了这个人群的现状和实际需求。

  从“”风潮到“香蕉致癌”风波,从“纸馅包子”到“史上最恶毒后妈”,从金庸被去世到白岩松被辞职,近年来,出现了假新闻、假信息人人喊打都打不死的荒诞局面。这固然与各种快速通讯、多媒体传播方式的广泛利用,使没有把关者的公民新闻、草根新闻泛滥有关,但还有些上不得台面的原因。

  比如某些职业记者扛不住浮躁的媒体生态环境,为抢风头争效果,忘记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的准则,直接把没有求证调查的“爆炸性”信息发布;未及时采访到当事人,就对旁人转述的场景进行“合理化想象”复制。比如某些政府部门,一味追求政绩,对外界发布夸大的数据;为了讨领导欢心,将领导塑造成高大全的形象等。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了假信息传播链条上的“中介”甚至“源头”。

  目前,全国新闻战线正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通过走基层,向群众学习,保证职业记者传播的每条信息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体验、全心思考、全情投入;转作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传递出社会各界最真实的声音和情感;改文风,唠嗑中学说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让独立的文字变得富有人情味、更通俗易懂。坚持这几点,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在鱼龙混杂的自媒体时代才能保障。

  或许,我们可以理解“自媒体”时代中,好心者在获知新鲜信息时,希望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的心情;可以包容有心者在成长过程中,渴望通过渠道快速推销自我的方式,但这都有前提,那就是:自我传播的信息是真实的无害信息,不会对正常经济社会秩序造成干扰,不会对普通公众的生活带来困扰和不便,不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损害,任何时候都能对自己的表达负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