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杂谈  网络营销

年轻人最应该过的生活:在路上,或者在书里

桃子酱 硬核读书会

五·四青年节,是假期的尾声,也是夏天的开始。

我们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一份“在路上”的书单。乔治·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是无需赘言的经典,“在路上”这三个字影响了几代的年轻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一种五四精神,发现世界,去寻找更多可能,或许就是青年一代的天性。

保罗·索鲁说,想出门旅行是人类的天性——“不愿只待在一个地方,想满足好奇心或纾解恐惧,换换生活的环境,做个异乡人,结交新朋友,体验异域景观,在未知中冒险,见识活在大同小异的自恋中的人们都有怎样或悲或喜的命运。”

旅行是一次做梦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有些人,无论如何都想上路,就像日本摄影师星野道夫对阿拉斯加的向往:“总之,我非常想去,想看看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们。他们吃什么,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在照片中看到的那个荒凉世界里,人类是怎样营生的?我似乎觉得自己会发现些什么,足以摧毁我在迄今生活的世界中形成的价值观。”

也有些人,比如梭罗,更愿意宅在家里,来一场头脑中的旅行、假想中的旅行,因为,旅行的终极意义,无非是寻找自我。至于旅行中的种种实感,固然可以从一次次现场的行走中获得,也可以通过阅读前人的作品获得。

总之,在这个青年节,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旅行之道》

[美]保罗·索鲁著 著,张芸 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9

即便像保罗·索鲁这样写有近20部作品的职业旅行作家,也并不能穷尽所谓“旅行之道”。那么,如果加上近代以来超过350部旅行文学作品呢?或许,从前人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窥见旅行的各种形态和趣味——这就是保罗·索鲁编撰这本被他称为“文学爱好者旅行指南”的集子的原因吧。

全书分为27章,其中“足不出户”“假想的旅行”这两章对暂时还出不了国的我们有着借鉴意义。萨米耶·德梅斯特在软禁期间写有《在自己房间里的旅行》;日本贵族鸭长明在日野山的草庵隐居,并写有《方丈记》;当然少不了梭罗,他以居家不出而自豪,有志于“做一个在家的旅行家”——在他看来,航行过几千英里的寒冷、风暴和吃人生番之地,和在内心的海洋上探险相比,前者容易得多。

至于“假想的旅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堪称代表。保罗·索鲁认为,它看起来像一个谜,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于城市生活的体验:“城市居民发明了他们生活的城市。大城市实在太大了,无法从整体上理解把握,因而大城市是看不见的,或者是被想象出来的,主要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

《假如真有时光机》

[日]村上春树 著,施小炜 译

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2018-5

作家张佳玮说,村上春树的短篇写得比长篇可爱,随笔又写得比短篇可爱;尤其是他的旅行随笔,有着自居为天真游客的叙述视角,得到不少读者的偏爱。

《假如真有时光机》原名“你说,老挝到底有什么?”。村上春树固然想去冰岛那种“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像老挝这种听上去不那么特别的地方,他也想去。他在河内中转时,有一个知道他要去老挝的越南人表示不解:“老挝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越南没有的呢?”他回答:“你瞧,我不正是为了寻找那个‘什么’,这才要动身赶到老挝去吗?”

“要说我从老挝带回来了什么,除了少数土特产,就只有几段光景的记忆了。然而那风景里有气味、有声音、有肌肤的触感。那里有特别的光,吹着特别的风。人们的说话声萦绕在耳际,我能回忆起那时心灵的颤抖。这正是与寻常照片不同的地方。这些风景作为唯独那里才有的东西,至今仍然立体地留存在我的心里,今后大概也会鲜明地留存下去吧。”

“至于这些风景是否会起到什么作用,我并不知道。或许最终并没有起什么作用,仅仅是作为记忆而告终结。然而说到底,这不就是所谓的旅行?这不就是所谓的人生?”

《带着鲑鱼去旅行》

[意]安伯托·艾柯 著,殳俏 / 马淑艳 译

中信出版社,2015-3

要论吐槽功力,埃科绝对不输英国人。比如他曾吐槽“假期书单”:“这已经是个烂规矩,每当暑假将至,每个政治或者文学刊物就要不约而同地为大家推荐10本以上‘有意义’的书,以此来帮助大家睿智地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本次推荐书单不幸躺枪。

他这本《带着鲑鱼去旅行》中的文章,被他称为“仿讽文学”。同题文章中,他讲述自己带着一条在斯德哥尔摩买的熏鲑鱼,入住伦敦某豪华宾馆的经历。为了给熏鲑鱼腾位子,埃科把酒店房间冰柜中的食物挪到它处,第二天发现鲑鱼摆在桌子上,冰柜里再次塞满了食物。他再次把食物清掉,把鲑鱼放入冰柜,第三天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结果,鲑鱼当然变臭了,而他接到了天价账单——把酒店房间冰柜中的食物拿出来,哪怕你没有吃掉它们,仍然会被视为消费。

此外,他吐槽飞机餐,吐槽美国火车(“核战争之后的世界会变成何等模样?看看美国的火车就会有个大概印象。”),吐槽各国的出租车司机,吐槽“地狱牌”咖啡机,等等。这些文章写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在21世纪的今天,读者依然觉得这些吐槽精准、犀利。

《北欧,冰与火的寻真之旅》

[英] 迈克尔·布斯 著,梁卿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1

北欧热持续多年,北欧五国中,除了冰岛,其余四国的宜居指数、幸福指数均高居世界前列。迈克尔·布斯作为一名娶了丹麦妻子、并最终定居丹麦的英国佬,却对此存疑。在他看来,人们掌握的有关生活在蛮荒的亚马孙河流域的部落的知识,远远超过了他们对斯堪的纳维亚人及其真实生活的了解。因此,他带来了这部给北欧热祛魅的研究性游记。

在媒体的描述中,典型的北欧图景是这样的:高大俊美的金发男女,极简的室内设计,温暖的壁炉和慢直播。布斯调侃道:既然北欧这么好,为什么人们没有来这里生活?看了那么多产自北欧的犯罪小说和电视剧,为什么你仍然不知道奥尔堡或特隆赫姆到底在什么地方?

真实的北欧图景,画面更为复杂,往往略嫌晦暗,偶尔令人费解。北欧五国是舒适、平等、同质化的,所有人挣一样多的钱,住一样的房子,开一样的车,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菜,看一样的书,去一样的地方度假——同质化的另一面,其实就意味着平庸、乏味。

布斯认为,北欧人的性格奠基于“詹代法则”这个文化潜意识,即不鼓励突出个性,不宣扬成功,不显示野心。如果说成功学是一粒毒药,在北欧,这粒毒药根本不可能出现。

《在漫长的旅途中》

[日] 星野道夫 著,蔡昭仪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

关于人类终极问题的答案,《银河系搭车客指南》中的超级电脑“深思”的回答是“42”,对此,摄影师星野道夫的见解是:“也许是‘想要知道’的念头支撑着我们,而‘这些问题不可能有答案’给了我们一条生路。”

1987年,星野道夫拍摄的一组关于阿拉斯加的照片,登上了《国家地理》杂志。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出现在《国家地理》等权威媒体上,满足了人们对极北大地的想象。他的拍摄对象,不仅是那里的森林、海洋、山脉、冰原、极光,更记录了一个个特定瞬间——北极熊懒洋洋地瘫在冰面上,在冰原上迁徙的驯鹿群仿佛撒在大地上的芝麻,座头鲸跃出水面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欢乐。万物皆有灵,而他镜头下的万物,跟他是有交流的。

星野道夫在阿拉斯加一共待了18年,直到1996年8月他在勘察加半岛库页湖畔就寝时遭棕熊袭击不幸离世。这部作品是他的遗作,他在书中写到,季节的更替和色彩提醒我们,人只能活一次,“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他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证明。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 著,何佩桦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4

想进入伊斯坦布尔这座迷人的城市,帕慕克这部关于他自己乃至他生长的这座城市的传记性作品,不可不看。

约瑟夫·康拉德、纳博科夫、奈保尔等作家因设法在语言、文化、国家、大洲甚至文明之间迁移而广为人知,离乡背井助长了他们的想象力;帕慕克却一直待在相同的城市、相同的街道,注视相同的景色。“伊斯坦布尔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我依附于这座城市,只因它造就了今天的我。”

最初创作这部一半由个人回忆、一半由城市记忆构成的作品时,帕慕克无意采用图片。写到关于家族史,关于伊斯坦布尔的风景、“呼愁”,以及历史的时候,他发现,图片(包括照片、德国画家梅林的版画集《君士坦丁堡与博斯普鲁斯海岸风景之旅》等)可以和文字形成互补,并强调和揭示一种情感和氛围,唤醒观者的情感。

于是,在2003年的土耳其语首版中,帕慕克选用了200张图片;而在十余年后的修订版中,他又增加了230张,以展示“光影伊斯坦布尔”。前者基于文字,图片是为文字服务的;后者则基于视觉,文字诠释了图片所承载的情感,让他感觉自己仿佛还生活在过去的时光里。

《通往涓涓细流之路》

[美]比尔·布莱森著,吴杨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10

2014年11月,比尔·布莱森这位“精神英国人”选择加入英国籍(同时保留美国国籍)。其时,正逢他的《“小不列颠”札记》出版20周年,出版商建议他再来一次全英之旅,看看这个国家20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小不列颠”札记》就此有了这部续集——《通往涓涓细流之路》。

这一次,布莱森尽可能避开上一次全英之旅走过的地方(因为一不小心就容易站在某个街角,哀叹自上次到访后那里衰落成什么样),而更关注那些从未经过的去处,“希望可以用新鲜的、不带偏见的眼光去观察它们”。

布莱森喜欢英国的理由之一,是其田园之美。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公共步道长达13万英里,即平均每平方英里土地就有2.2英里步道,在乡野漫步,在他看来是自己在英国最喜欢、最留恋的事。但这个传统正在被现代英国人抛弃。据说,美国人平均步行600英尺就会钻进车里,在布莱森看来,现在的英国人也是如此,“只不过在上车前还会扔点垃圾或弄个文身”。

布莱森是“英国乡村保护运动”主席,他呼吁英国留住“其艺术性、观赏性和舒适性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无与伦比”的乡村景色,“我希望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古道》

[英]罗伯特·麦克法伦 著,王青松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2

“从我的脚跟到脚尖是29.7厘米,折合11.7英寸。这是我步伐的单位,也是我思想的单位。”

对哲人、学者来说,徒步是一项精神活动,剑桥大学学者罗伯特·麦克法伦想必赞同卢梭在《忏悔录》中的这一观点——“我只能边走边思考,当我停下时,我的思想也停了下来。我的大脑只和我的腿脚一起工作。”

麦克法伦这部关于人和地的书,始于冬季雪夜的一次行走:揣着一瓶用来暖身的威士忌,他出门了。在城郊的最南端,最末一根灯柱旁是一堵山楂树篱,树篱上有个洞——仿佛《黄金罗盘》中可以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那个缺口。跨过这个洞,虽然不是另一个时空,但一条朴实的乡间小路以及由此延伸的田野,把麦克法伦和读者带入了另一种氛围。

雪地上密密麻麻地布满鸟兽的脚印,在这些痕迹之上,麦克法伦印上了自己的脚印,就像千百年前的人类所做的那样。穿过本郡最高档的高尔夫球场,跟随野兔的脚印(它们像万圣节里鬼怪的面具),就看到了沿着低矮的白垩土山丘绵延数英里的罗马古道。而此次行走,只是麦克法伦无数次行走中的一次。正如学者张德明的评论所说,“走向大地也就是走向自我,感知风景也就是感知生命”。

《门外汉的京都》

舒国治 著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1

近些年来,关于京都的专著不少,而舒国治这本《门外汉的京都》,可以说是很多文艺青年的京都启蒙之书。

舒国治是个不折不扣的“京都控”。在书中,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去京都:是为了“沾染一袭其他地方久已消失的唐宋氛韵”,是为了“台湾早没有,大陆即乡下农村也不易见。但京都犹多”的竹篱茅舍,是为了小桥流水——“东方的、比较娇羞的河,或许当是小河,如祇园北缘的白川,及川上伫立的鹤,与那最受人青睐的巽桥,及桥上偶经的艺伎”……概而言之,就是到京都寻找一种既亲切又遥远的“乡愁”。

舒国治第一次到京都时,被吓到了,因为处处皆景,就像在看一部主题为“京都”的纪录片:一家店铺里,工匠低头在削竹器,屋角昏暗处坐着一名老妪,构图绝美;另一家店铺里,和果子匠人在包糯米团子,粉扑扑的白皮中透出隐约的豆沙影子;再走几步,穿着和服的老板娘在门口送客,频频鞠躬,诸如此类。“真就像看电影,只要我的摄影机不关。”

推荐源孝志执导的《京都人的秘密欢愉》系列,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京都。

《冰雪纪行》

[德]沃纳·赫尔佐格 著,倪璞尔 译

湖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7

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认为步行是一种美德,并认为“步行解决一切问题”。他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就我个人而言,人生中那些至关重要的大事,我宁愿用徒步的方式去完成。比如,你住在英国,你的女友在西西里,你明确想跟她结婚,那么你应该走路去西西里,向她求婚。这样的事,开车或坐飞机去是不合适的。”

他自己确实是这么做的。1974年冬天,听说电影界前辈洛特·艾斯纳在巴黎病危,时年32岁的赫尔佐格决定从慕尼黑步行500英里前往那儿。“我坚信如果我靠双脚走去,她(艾斯纳)就能活下来。除此之外,我也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安静时间。”

这段旅程,被他记录在《冰雪纪行》里。他沿着“一条假想的直线”行走,穿过城市、贫民窟、垃圾场,贴着高速公路走。这毫无田园诗意,而他沉浸在思辨中。他的行文像电影画面,我们仿佛跟着一个长镜头,看到一个年轻人在雨雪中跋涉,走过荒凉的风景,感慨“为什么走路这么痛苦”。而在即将抵达巴黎之时——到了那里,他会发现艾斯纳还活着,他看见了一道彩虹。“彩虹出现在步行者前方或头顶的时候,每个人都应该继续走下去。”

共读时刻

你最喜欢的旅途读物,

是哪本?

言之有物,不止硬核。

我们的播客「硬核读书会FM」上线啦!

第二期我们邀请学者许纪霖,

一起聊聊“年轻人与传统文化”。

戳海报即可收听~

作者:桃子酱

原标题:《年轻人最应该过的生活:在路上,或者在书里》

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