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科技  技术

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成立 共创产业繁荣

  近日,以“光联世界, 智汇未来”为主题的2019年全光园区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在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和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的支持和见证下,五家龙头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神州数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创始成员共同发起并宣布成立“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这对于全光网络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过去十多年,我们见证了光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光纤入户为家庭提供百兆上网体验、4K超清电视节目、家庭AR和VR视觉体验,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光纤网络应用远远不止如此,也不应止步于此。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新应用的驱动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传统网络亟需升级。

  新一代全光网络凭借其一网多业务、绿色节能、经济高效、简单灵活、安全可靠等特点,具有传统网络不可替代的优势,能真正满足万物互联云时代的超高清视频、i-VR/AR、云服务、移动办公、5G协同等新兴业务对高带宽、低时延网络的要求,成为教育、安平、酒店、政府、交通、工厂、综合园区(智能楼宇、商业综合体、住宅社区和产业智慧园区)等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最佳选择。

  然而,要实现光纤网络在企业中普及,全光网络建设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据研究机构BSRIA预测,到2022年全光园区网络(POL)的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以上。

  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理事长、华为传送与接入产品线企业领域副总裁陈泽宇表示,全光网络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与此同时,我们也充分意识到整个产业仍然面临诸如缺乏规范支持和行业标准、场景推广和生态建设等挑战,这便是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成立的意义和使命。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张恩惠表示,绿色全光网络高度契合国家网络强国发展战略。作为新兴产业,绿色全光网络具有技术架构领先、能耗低的优势,不仅为产业链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遇,更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

  本次大会正式公布了联盟的章程、组织结构、工作目标和计划。联盟由理事会统一领导,由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提供顾问支持和运作管理;此外,联盟还设立了需求技术组、工程技术标准组、营销合作组和行业推广组,负责推动行业标准和技术合作、拓展联盟伙伴、打造人才培育和认证平台。在本次大会上,华为成为联盟第一届理事长单位。(一鸣)

  中国石化上海石化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意味着项目设备安装全部完成,为下阶段试生产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发现了兰科盆距兰属的一个植物新种。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工程师开发了一类新的仿生3D相机系统,可模仿苍蝇的多视图视觉和蝙蝠的自然声呐感应。

  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光子和电子自旋量子位来控制二维(2D)材料中的核自旋,实现了在2D材料中写入和读取带有核自旋的量子信息。

  一批骨干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一大批中小企业成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创新环境。

  海山被誉为“海底大花园”,由于特殊的地理特征和水文条件,造就了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是多姿多彩的海洋生物聚集地,也是深海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操纵植物生物过程的方法,以帮助它们在各种条件下更有效地生长。

  全世界有1200多万人患有角膜盲症,即当眼睛的透明保护外层因损伤或疾病而变得模糊或畸形时就会导致失明。

  长时间注意力集中会导致谷氨酸在大脑前部区域积聚,而谷氨酸过量会使进一步的脑力工作变得困难。

  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借助稀土元素的合金材料,可以制造出体积小、磁性密度高、有足够悬浮力的永磁体。

  我国真空测试计量领域首项ISO国际标准发布,实现了在该领域国际标准方面“从0到1”的突破。

  近日,由宁夏大学主持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宁夏酿酒葡萄智能化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重大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针对镁电解质方面的问题,崔光磊研究团队通过大量的筛选测试和理论分析,确立了硼(铝)基镁盐的合成路线,开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硼(铝)基镁电解质体系。

  随着“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外送,我国逐步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距离最远、交直流混联的特大型复杂电网。

  加强培养企业创新主体,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2022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3300家以上,国家级孵化器保有量达到22家。

  为推动高能物理领域的资源共享,2019年,科技部、财政部认定了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给予其稳定支持,推动高能物理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

  研究人员表示,气候模型预测可能普遍低估了1979—2021年间的北极放大效应,他们呼吁更详尽地研究北极放大效应的机制,以及它们在气候模型中的表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