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陈力丹在人民大学的讲演: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作用

  陈力丹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月刊主编、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传播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史、学、传播学。

  1973-1976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习。1976-1978年为《光明日报》编辑。1978-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师从温济泽教授,获文学硕士学位。1981-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工作。200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主要著作有《精神交往论》(1993)、《学》(1999)、《世界新闻传播史》(2002)、《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200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2006)、《传播学纲要》(2007)、《新闻理论十讲》(2008)、《不能忘却的1978-1985年我国新闻传播学过刊》(2009)、《艰难的新闻自律》(2010)等。

  (public opinion)这个词汇由“公众+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

  现代西方的“”一词,直到18世纪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组。这个词组包含了“”的理念,而这种理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代。1762年,法国启蒙学者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公众”与“意见”组成一个概念,即“”。

  马克思把视为“一般关系的实际的体现和明显的表露”。他认为:“报纸是作为社会的纸币流通的”。在工业的背景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概括了以下几点:

  第一,共同利益愈来愈成为较大范围内的的基础。在古代社会和中世纪,依附于范围较小的共同体,稳定少变,作用有限。工业后,因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旦激动起来,不解决问题是很难消退的。

  第二,先进的阶层和发达地区愈来愈成为的晴雨表。现代社会生活不停地动荡,交往频繁程度的差距迅速拉开,于是在各方面和各地的中,自然出现了“带头羊”。这种的“位差”成为现代演进的动力之一。

  第三,外部因素愈来愈容易引起的变化。现代交往把每个人的生活同世界相连,遥远地方发生的事件也会影响人们的切身利益,因而变得十分灵敏,外界的微小变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的变化,反过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进程。

  第四,自由愈来愈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不发展的时代,对自由的要求是微不足道的。动荡的现代社会生活,使得发达起来,原有的种种限制人民发表意见的政策,如书报检查、保证金等等就愈发变得不可容忍,自由的各种要求被提上了日程。

  第五,的逆向反映愈来愈强烈。自由实际上是对公众进行的一种公民素质的训练。由于主体成熟起来,的独立意识得到加强。那么,现代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马克思认为:首先,是对权力组织和活动家的制约力量。其次,对立法是一种推动力量。第三,能实现普遍的社会监督。

  马克思使用过“的陪审团”、“名誉审判席”、“批判的法庭”等等用语,即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周围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的制约。这是一种全方位的特殊的精神交往形式,传统、现实、社会关系、心理因素等等交织在一起。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