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网络资讯  热点

数据新闻的三种发家致富之道

  第二种模式是直接付费,即把内容直接卖给读者,而最好的卖法是订阅,相比点播,订阅可以保证持续的现金流。

  第二种订阅模式,本质上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为好的的内容被读者消费了,那么作为消费者,为这样好的内容付费,就是理所当然。

  至于赞助模式,可以说是「羊毛从天上掉下来」,但是天上不会白白掉下羊毛,赞助你的人总会有什么要求。天上掉下羊毛,就和下雨一样,今天有、明天没有,这事说不清楚。赞助人对媒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赞助就很可能会被停止。

  对于数据新闻,则是在一个成熟的大媒体中,当他拥有很多资源的时候,会在数据新闻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式的投入,那么数据新闻的人员不用承担日常运营的KPI,不用为流量进行负责,可以专心地做内容生产。

  可以考虑的最终只有一条路,那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现在就是一个产品的问题,我们面对的不是读者,而是用户。用户会消费我们的产品,这个产品既可以是最终的报道,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一些有价值的资源。有价值的消费,才会导致付费。

  报道质量要高,难免会进行多重证据收集,详细的数据分析,深度的、反覆的探讨,再往下走就是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水平了。

  所以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定位问题,实际上曾经有很多的人想做智库,但是用一个大众媒体的形式在做,最后没有做成。

  而学术报告的读者则是同侪,通过同侪评审,保证学术报道的质量,然后政府就可以根据这些统计数字,对研究者进行拨款。

  我在今年GIJC17上遇到几个讲者,他们成立了一个叫ScienceLink的公司,与科学家深度合作,从学术研究中找到新闻点,并通过大众媒体发布。

  另外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就是政见,它通过大量志愿者,把最新的学、社会学研究成果转述成普通人能接收的读物。

  试想,未来自己做同类报道,或者其他媒体做类似报道的时候,都要从头整理数据的话,有多少重复的劳动。

  镜传媒最近的报道中使用的一个开源数据库,与普通报道不同的是,他们先放出了开源数据库,然后邀请各路同行进行挖掘,然后再放出报道。

  他们的团队对卫星图像的数据源非常熟悉,可以综合利用多个数据源进行搜索、拼接、组装、挖掘,直到发现客户需要的影像资讯或者影像证据。

  因为它的数据非常好用,并且它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很强,这才会去做数据新闻,以强化自己的品牌。

  当数据和能力都可以卖的时候,做数据新闻就不是一个纯粹的开销条目,而是销售预算,自然也就可以跟着主要业务增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